河北省首家金融案件专门审判机构石家庄金融法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金融类案件量大,但类型化明显。比如信用卡案件,一般事实比较清楚,有的是当事人一时拿不出钱还款,有的是当事人办理信用卡时,金融机构审核不严,办卡人不具备还款能力,
“金融类案件量大,但类型化明显。比如信用卡案件,一般事实比较清楚,有的是当事人一时拿不出钱还款,有的是当事人办理信用卡时,金融机构审核不严,办卡人不具备还款能力,同一金融产品可能成百上千甚至更多人逾期。”王跃斌介绍,案件到法院后,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情况下,能调则调,努力将纠纷化解在诉前。
3月29日立案,4月7日即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从立案到审结仅用9天,石家庄金融法庭首次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结51起信用卡纠纷。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管辖原则是地域确定管辖。集中管辖办理,意味着对某类案件的管辖不再按地域而是由某一法院集中管辖。”石家庄桥西法院副院长王跃斌说,以往石家庄市内五区的金融案件分散在不同法院,不仅当事人要多跑腿,裁判标准也不统一,石家庄金融法庭推行金融案件集中管辖旨在解决这些难题。
专业审判护航金融安全
“对立案、审理、执行等各个环节呈现出的金融风险苗头,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及时启动风险预警。”王跃斌说,石家庄金融法庭建立常态化预警金融风险机制,加强与人民银行、银保监局、证监局、银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沟通对接,及时向党委、政府反馈金融风险,形成金融审判、行政监管、自主预防的金融风险防范合力。 进入诉讼程序的,则启动“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石家庄金融法庭大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审判模式,充分应用示范判决机制,创新使用立案、庭审、调解、判决等多环节文书模板,为进一步开展标准化、集约化审理奠定基础。 去年12月27日,作为河北省首家金融案件专门审判机构--石家庄金融法庭挂牌成立,集中管辖石家庄市辖5区内应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审金融民商事案件。截至目前,该法庭共受理审判执行案件9千余件,审结6700余件,无论是人均受理还是人均结案数量,都远远超过全省的平均值。 【来源:河北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参加此次论证会的案件共有4件,包括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储蓄合同纠纷和营业信托纠纷,涉及刑民交叉、金融机构经营合规性审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问题。 专业的事情须由专业的部门和人员来解决。在省政协、省法院和金融机构的协调、支持下,2021年12月底,石家庄金融法庭正式挂牌。 河北省首家金融案件专门审判机构石家庄金融法庭成立近6个月来办理审判执行案件9千余件-- “以前我们得在石家庄各个区跑,现在全部交给石家庄金融法庭集中管辖,不到半个工作日,利用网上立案系统一键批量立案,而且还由法官统一解决,同案同判、高质高效。”中国建设银行石家庄分行的工作人员对石家庄金融法庭的设立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1月27日,石家庄金融法庭采取集中开庭、批量审理模式,将2021年12月27日揭牌当日立案的12起金融借款纠纷案件进行了当庭宣判。 快调快审批量处理金融纠纷 协调联动防范金融风险 集中管辖后,石家庄金融法庭受理的案件数量大幅增长。解决“案多人少”矛盾,需要从运行机制上发力。 据介绍,这是石家庄金融法庭进行简案快审的一种方式。为实现案件审理“多、快、精”,石家庄金融法庭进一步优化繁简分流,原则上将300万元以下标的、3名以下被告的金融借款纠纷和信用卡纠纷确定为简案;对全年计划立案数1200件以上的金融机构,分别明确专门办理简案团队。 同时,建立金融审判咨询专家库,实现了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以及金融监管机构、行业协会的合作交流,增强信息资源共享和案例研究,有利于构建金融风险治理协调工作机制。 2021年全省两会期间,省政协财经委与金融界的委员反映,金融类案件由不同法院不同庭室审理,对标准、尺度理解不一,导致同类案件出现不同判决结果,一些案件执行难度大、周期长,对金融机构用好信贷支持实体经济政策产生较大影响。 近年来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导致金融纠纷呈现出数量大、复杂程度高、非传统违法情形增多等特点,各地法院容易出现同案不同判、办案方式落后等情况,对保护群众、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等金融权益带来很大挑战。 文章来源:《河北金融》 网址: http://www.hebeijinrong.cn/zonghexinwen/2022/0630/415.html